黄仁勋谈英伟达发展与中国市场:危机意识与创新信心并存

发布于:2025-07-21 阅读:2
近期,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发表观点。他称英伟达若不全力以赴30天内可能破产,强调危机意识。在第三届链博会,他表达对中国创新能力的信心,认为中国市场独一无二,还提及与小米、华为的合作等,展现了英伟达在全球科技浪潮中的战略思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英伟达CEO黄仁勋的言论和决策备受关注。黄仁勋常以一句警示作为英伟达会议的开场白:“我们公司离破产只有30天。”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他一直以来的危机意识体现。

英伟达

早在20世纪90年代,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硅谷创立了这家公司。然而,首个芯片项目失败,公司资金几乎耗尽,面临倒闭危机。关键时刻,世嘉高管入交昭一郎的500万美元投资,帮助英伟达维持了6个月的运营,并开发出了新的芯片,成功扭转局面。即便如今英伟达成为全球领先的AI公司,黄仁勋依然保持着这种紧迫感。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8日,在美国生物科技公司Recursion举行的2024年Download Day活动上,黄仁勋与Recursion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克里斯·吉布森进行公开对话,介绍了英伟达的投资策略。英伟达遵循三大投资原则,即解决的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英伟达能否为其提供独特的贡献,以及此举是否会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黄仁勋强调“自信不等于自满”,如果公司在接下来的30天内未能全力以赴,就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破产。

黄仁勋

2025年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首次参会的黄仁勋身着唐装,并用中文开场演讲。他认为中国运营着全球数一数二的供应链体系,是世界级的奇迹,中国不仅自己做供应链,还研发技术和产品帮别人做供应链。在此次链博会期间,中国贸促会发布的相关数据表明,尽管世界经济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但促进因素始终占据主流。

英伟达总市值在7月9日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超过4万亿美元的公司。在链博会开幕前一天,黄仁勋公开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可以销往中国。H20芯片是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加速器,虽算力和性能与H100相比有缩减,但能力依然出色。此前美国对H20出口中国下达禁令时,英伟达股价一度大跌近7%。

人工智能

黄仁勋对中国的创新能力充满信心,他提到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基于H20构建的R1模型取得了世界一流的成果,说明研究人员和开发者能根据不同技术层面的特点进行调整。他还表示芯片限制措施已导致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几乎减半,多次呼吁放宽技术出口限制,让美国企业能公平进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黄仁勋还谈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他称中国不是众多市场中的一个,而是独一无二的市场。中国市场活力、创新能力、发展势头和产业发展速度都绝无仅有,英伟达30年前就进入中国,与众多中国企业建立了深厚合作,如与雷军的小米从创立之初就开始合作,共同开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软件等项目。

对于华为,黄仁勋认为华为不仅极具创新力,更是一家规模和实力非凡的公司。中国的AI市场,无论有没有英伟达都会进步,如果英伟达不在这里,华为也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他强调华为是英伟达的竞争对手,但可以钦佩和尊重对手,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此外,在链博会的一场“炉边谈话”中,黄仁勋与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院士展开深度对话,话题从“图形处理器GPU”延伸到“超级智能”、开源模型乃至AI与生物工程的融合,一同回顾人工智能的演进轨迹,展望下一次科技浪潮的源头。

从英伟达的发展历程和黄仁勋的观点可以看出,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危机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英伟达在黄仁勋的带领下,将继续在人工智能和芯片领域探索前行,而中国市场也将在全球科技供应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英伟达 黄仁勋 中国市场 人工智能 芯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