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降幅创新高,2026年或跌破1.2亿

发布于:2025-08-08 阅读:0
8月6日日本总务省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日,日本人口连续16年减少,较上年减约90.8万,降幅创1968年以来新高。新生儿少、死亡人数多,仅东京都人口微增。预计2026年人口或跌破1.2亿,反映出严重少子化趋势。

8月6日,日本总务省公布的人口数据,如同一记警钟,为日本社会敲响了生存危机的信号。截至2025年1月1日,不计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日本人口已连续16年减少,总数约1.2065亿,较上年减少约90.8万,减少幅度创下1968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新高。

日本人口

从数据来看,2008年日本总人口为1.2708亿,过去16年间日本人口净减少642万人。大阪市的人口约为275万人,这意味着过去16年日本人口减少总数已超过2个大阪市。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1日间,日本出生人数创历史新低,而死亡人数创下新高。

从行政区划看,只有东京都人口有所增加,增幅也仅为0.13%。从年龄段看,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9.58%,15岁至64岁人口占比59.04%,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加。日本共同社分析认为,当前日本人口形势反映出严重的少子化趋势。预计到2026年,日本人口可能会跌破1.2亿。

少子化

少子化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管日本生育促进政策的儿童家庭厅政策担当大臣三原顺子,离异、单身、无子女,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案例,被舆论解读为政策制定者与政策目标群体之间存在深刻脱节,折射出政策感召力的缺失。

同时,日本社会心态正经历显著转变。年轻人对养育宠物的热情远超对结婚生育的渴望,这种“宠物文化”的盛行,是低欲望社会心态的直观体现,进一步挤压了生育意愿的空间。经济停滞、就业不稳定导致年轻人推迟婚育,职场性别歧视与育儿负担使女性陷入“生育即失业”的困境,这些都导致生育率持续下滑。

不过,在日本国民人口锐减的同时,外籍人口却呈现增长态势。日本总务省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日,在日本居住的外籍人口约有367.7万,创2013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新高,较去年增加约35.4万。外国人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为85.77%,反映出外国人作为劳动力支撑着日本经济。

人口危机

日本政府也推出了多项生育支持政策,如提高儿童津贴、推行“育儿假共担制度”等,但效果并不理想。早稻田大学教授认为,光靠引进外国劳动力,只能暂时缓解缺人的问题,治不了根本。必须建立一个能让年轻人敢生孩子的社会环境,比如房子要有保障,男女工资要一样,工作时间也得更灵活。

日本人口的持续减少,给社会经济带来了诸多影响。将人口锐减对国家的影响,类比为一家公司。当公司规模(人口)持续萎缩、核心员工(劳动力)不断流失,其维系运转的成本(人均社保负担)将飙升,创新与扩张能力(经济活力)衰竭,部门协作(社会结构)趋于崩溃。最终,公司(社会)面临解组风险,即系统因规模不足和结构失衡而走向瓦解。

日本的人口危机并非个例,韩国等国家也面临着少子化的问题。这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人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少子化趋势,避免陷入人口危机的困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日本人口 少子化 人口危机 外籍人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