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季,警惕“通知书”陷阱

发布于:2025-07-24 阅读:1
2025年高考录取季,诈骗分子以“通知书”为名设下多种陷阱。如虚假通知催缴费、谎称内部操作补录、伪造信息传谣言、助学金诈骗等。网警提醒考生和家长,通过官方渠道查询信息,仔细核对,牢记“四要四不要”,避免受骗。

2025年高考录取季来临,这是考生和家长期待的时刻,却也成了诈骗分子活跃的时段。各类以“通知书”为名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网警部门紧急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通知书陷阱

首先是虚假通知催缴费陷阱。不法分子通过短信、邮件发送看似正式的“录取通知书”,要求点击链接查询详情或支付“录取确认费”。这些链接往往导向钓鱼网站,一旦输入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资金便会被盗刷。比如浙江考生小李收到短信,称被某985高校“破格录取”,点击链接缴纳“学位保证金”后,银行卡内3万元被盗刷。网警提醒,要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官方APP或报考院校招生网查询录取状态及通知书物流,切勿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

其次是谎称内部操作,花钱补录骗局。部分诈骗分子冒充“招生办老师”或“内部人员”,声称可“破格补录”“点招录取”,但需支付高额“疏通费”。实际上,高考录取全程公开透明,无任何内部渠道。像江西考生家长王女士就接到此类电话,险些转账。考生应牢记,凡涉及“内部指标”“提前缴费锁定学位”等说辞,均属诈骗。

诈骗防范

再者是伪造信息,传播谣言。不法分子编造“XX高校录取分数线大幅下降”“某考生被顶替”等不实信息,干扰考生志愿填报。考生需参考省考试院发布的《一分一段表》及近3年目标院校专业的最低录取位次,结合“冲稳保垫”策略科学填报,避免被谣言误导。

还有助学贷款、助学金诈骗。骗子冒充教育部门或学校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教育补贴”为由索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正规助学流程需通过学校申请,资金发放仅通过官方财务平台或对公账户。考生如遇可疑要求,应立即拨打高校招生办或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电话核实。

网警护航

面对这些陷阱,网警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防范要点。要官方查询录取状态、通知书物流,仔细核对收到的纸质通知书信息,通过官方渠道缴费,主动核实任何来源不明的信息。同时,做到“四不要”:不要点击任何来源不明的链接或二维码;不要相信任何“内部指标”“花钱补录”等说辞;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不向任何不明身份的账户或个人转账汇款。

总之,高考录取通知书关乎考生未来,考生和家长要提高安全意识,谨慎小心,在网警的护航下,顺利开启人生新征程。若不幸遭遇诈骗,应立即保存好相关证据,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96110反诈专线,寻求警方帮助。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高考录取季 通知书陷阱 诈骗防范 网警护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