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揭秘人体衰老密码,开启抗衰老新征程
近日,中国科学家在衰老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绘制蛋白质组图谱,揭示器官衰老“时间表”;发现线粒体“双相分子时钟”,解释器官异步衰老。这些成果为精准评估···
2025-07-26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如今,在月球上实现就地取材进行建设正逐步从梦想变为现实。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深空探测实验室产出了一系列颇具未来感的创新成果。
先来说说在月球上盖房子。科研人员研发出了月壤3D打印系统。据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月壤3D打印系统技术负责人杨洪伦介绍,这台系统可以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高温熔融制成月壤砖,并打印出任意形状的月壤构件,满足建造需求。未来在月球上盖房子、修路、建设备平台,都离不开它。然而,月球气候环境恶劣,给科研带来了重重困难。研制初期,团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月球极端环境制约下,实现可靠的太阳能聚光与月壤成型。为让设备适应月球复杂的环境,深空探测实验室团队对比了多种技术路线,最终选用“反射聚光—光纤束传能—粉末床熔覆成型”的技术路线,攻克了能量捕获传输到打印成型的系列难题。
再看看人类长期留驻月球时饮用水的解决办法。深空探测实验室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发了国内首台群针式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原理样机,实现从月壤里原位提取水。研究表明,月球极区蕴藏着大量的水冰资源。这些水冰不仅是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里饮用水、氧气的来源,还可通过电解制取氢氧燃料,支撑深空探测任务的能源需求,从而降低从地球运输物资的成本和风险。“多根细长螺旋钻针原位钻进含冰模拟月壤并加热产生气态水,水汽通过导流通道定向进入低温冷凝器,冷凝成固态冰实现收集,克服了月壤开挖难、真空逃逸水汽收集难、水冰提取效率低等难题。”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月壤水冰提取”技术负责人祖琳介绍道。
除了上述成果,还有更多令人惊喜的突破。德国科学家最近发现,把月壤熔了做成半透明的“月球玻璃”,再涂上一层钙钛矿,就能变身高效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抗辐射、扛得住月球温差,重量只有传统硅电池的一丁点儿,专为月球严酷环境而生。
从打印月壤砖、钻取水冰到直接用月壤发电,这些突破性技术意味着,建月球基地正从“啥都靠地球”变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安徽3年来,在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小行星探测与防御等领域开展重大工程立项论证和相关预研课题研究工作,聚焦深空技术、深空科学、深空资源和深空安全四大领域,提出深空总体技术、深空能源动力、深空智能控制等12个技术方向,实现了深空探测领域科学、工程、技术的融合发展。
对宇宙的探索与追问,是深空探测活动的永恒主题。当有一天在月球盖房、修路、喝水都能“自产自销”,人类向星辰大海进发的脚步将不可阻挡,我们也将在宇宙中开拓出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家在衰老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绘制蛋白质组图谱,揭示器官衰老“时间表”;发现线粒体“双相分子时钟”,解释器官异步衰老。这些成果为精准评估···
2025-07-26
7月26 - 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多地启幕。大会展览规模空前,3000余项前沿展品亮相,1200余位全球专家参会。众多企业展示硬核成果,涵盖大模型、智能···
2025-07-26
2025年7月,苹果推出iOS 26首个公测版。采用“液态玻璃”设计,界面大革新,众多应用升级,如电话、信息、相机等。还新增AI功能,部分老机型因算力不足无法升级。···
2025-07-25
受台风“韦帕”影响,广东多地降雨。20 - 21日,翼龙应急型无人机执行预警侦察、灾情侦察与应急通信任务,实现全国首次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台风预警侦察,创新“竞速···
2025-07-25
当地时间7月24日,“星链”网络中断约2.5小时,原因是关键内部软件服务故障。事故跟踪网站显示全球出现服务中断现象,乌军前线“星链”系统也停止运行,目前系统···
2025-07-25
最新资讯
中国科学家揭秘人体衰老密码,开启抗衰老新征程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启智能新时代
苹果iOS 26公测版发布:“液态玻璃”革新与AI升级来袭
全国首次!翼龙应急型无人机实现台风全链条应急侦察
软件服务故障致“星链”网络中断2.5小时
上海街头真无人出租车即将登场,开启出行新体验
19岁大一学生凭技能斩获国企offer,开启职业快车道
黄仁勋谈英伟达发展与中国市场:危机意识与创新信心并存
深圳机器人学会自主换电,开启科技新时代
英国诞生8名“三亲婴儿”,技术突破与伦理争议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