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民富第一省”浙江的财富密码

发布于:2025-07-23 阅读:3
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是名副其实的“民富第一省”。杭州、宁波等明星城市经济发达,但绍兴、嘉兴等地居民收入表现亮眼。浙江民营经济活跃,还注重均衡发展。不过,省内仍有部分县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未来将努力实现全面富裕。

浙江,一个在经济发展与居民富裕程度上都令人瞩目的省份。近年来,浙江的居民收入数据不断刷新外界认知,稳稳占据着“民富第一省”的宝座。

浙江

从整体数据来看,2024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7013元,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57万元,领先排名其后的江苏1.16万元。并且,浙江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分别连续24年、40年领跑全国各省区。

在浙江11个设区市中,各城市的收入情况也各有亮点。2024年杭州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777元,位列浙江省第一。然而,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收入最高的分别是绍兴和嘉兴。嘉兴素有“浙北粮仓”之称,连续21年领跑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地通过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模式,采用“飞地抱团”“强村分红”等方式,带动农民共同富裕。截至2023年底,嘉兴所有行政村的年经常性收入超过160万元。绍兴则堪称“黑马”,2022年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排在杭州、宁波之后,短短两年内便先后反超,2024年以83579元领跑全省,首次超越省会杭州。

民营经济

浙江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发达的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改革开放后,“千家万户搞家庭工业”的模式催生出众多特色产业,如义乌的小商品、慈溪的小家电、柯桥的轻纺等。截至2024年底,浙江全省市场经营主体达1095.17万户,相当于平均每6.5个浙江人就有1个老板。在“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106家企业上榜,连续26年“霸榜”。

除了民营经济,浙江还非常注重均衡发展。2003年开始实施的“山海协作工程”,让发达县市帮扶山区县市,经过多年努力,浙江成为全国区域发展最均衡的省份之一。2008年起实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涵盖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使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缩小,2024年达到1.83,成为全国城乡发展差距最小的省份。

共同富裕

不过,即便在这个“民富第一省”,仍存在一些挑战。全省90个县级行政区中,还有部分县(市、区)居民收入不及全国平均线。近年来,浙江省级层面多次采取措施,支持山区海岛县发展。2024年衢江、庆元、景宁、松阳居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居民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的县(区)由8个减少至4个。在202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计划在“2027年前力争推动所有县(市、区)居民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

浙江的发展模式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在民营经济发展、均衡发展以及共同富裕等方面的探索,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相信在未来,浙江将继续书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向着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迈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浙江 居民收入 民营经济 共同富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