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心跳多少正常?你知道吗?

发布于:2025-08-09 阅读:0
本文介绍了不同人群一分钟心跳的正常范围,如成年人60 - 100次/分,新生儿120 - 140次/分等。还指出心跳与运动、情绪等有关,且心跳慢可能更长寿,同时分享了降低静息心率的方法,助你了解自身心脏健康。

你是否关注过自己一分钟的心跳次数呢?其实,心跳次数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心跳正常范围

对于成年人而言,在安静情况下,一分钟心跳正常范围是60 - 100次 。不过理想心跳是55 - 70次/分。而运动员由于经常锻炼,心脏功能较强,他们的心跳比普通成人慢,一般在50次/分左右也属正常。

新生儿的心跳则比较快,一分钟正常是120 - 140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会逐渐减慢,老年人的平均心率通常偏慢。

心跳的快慢并非固定不变,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剧烈运动、情绪波动、进食、熬夜等生理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在运动、情绪激动时心率会加快,在静卧时心率会自然慢下来。

如果成人心跳低于60次/分,要考虑是心动过缓;若心跳超过100次/分,则要考虑是心动过速。要是在心跳异常的情况下,还出现明显的胸闷、心悸等症状,就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值得一提的是,诸多研究发现,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心率维持在正常且偏低水平的人,更长寿。

长寿与心率

在动物世界中也有类似规律。像乌龟心率为5 - 6次/分钟,非常长寿;狗的心率为100 - 150次/分钟,寿命不到20岁;老鼠的心率为200 - 400次/分钟,寿命只有1 - 3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表示,静息心率最能反映心脏的健康情况,也是整体健康状况乃至寿命长短的重要信号。如果静息心率在正常范围内相对较慢,说明心脏的泵血能力强、效率高,不需要快速跳动就能满足身体需求,身体状况更健康;反之,静息心率过高可能表明心脏承受了额外的压力,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长期如此更易出现劳损,可能预示着心血管病风险高。

既然静息心率在正常范围内慢一些更好,那如何让我们的静息心率慢下来呢?有氧运动是最好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人体的心肺功能,快走、慢跑、游泳、挥拍运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要根据自身耐受程度,循序渐进地运动。有氧运动时心率上限的计算公式为:(220 - 年龄)×60% - 80%。比如,60岁人的运动心率控制在96 - 128次/分钟,70岁人的运动心率控制在90 - 120次/分钟。

降低心率方法

初始阶段,每次锻炼30分钟左右即可,以微微出汗、略有疲劳感为宜;坚持锻炼一段时间后,心肺功能逐渐增强,可适当延长运动时间或增加运动强度,但要保证运动心率不超过上限。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运动总量方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周应累积150 - 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 - 150分钟较大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如果运动时有胸闷、憋气等不适,要立刻停下来。生病或身体状态不佳时不要勉强运动,更不要偶尔运动一次就上大运动量,特别是中青年人。

对于患有心血管病等慢病的人,有氧运动同样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降低静息心率,但不应过度追求运动强度。建议在开始运动计划前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和运动评估,请医生开出更精准的运动处方。

当然,心率不是越低越好。如果普通人在白天清醒状态下的平均心率低于50次/分钟,常伴有头晕、胸闷、乏力、记忆力减退、一过性黑蒙等,需要及时就医。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心跳正常范围 心率影响因素 长寿与心率 降低心率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