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惊现白纹伊蚊,北扩趋势拉响健康警报
近日,河北网友家中发现白纹伊蚊引发关注。这种原本多在南方的蚊子正向北方扩散,它能传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专家指出气候变暖和积水增多是主因。提醒大家从生活···
2025-08-02
2025年,餐饮市场中,主打平价自选的“海鲜集市火锅”成了热门话题。在小红书上,关于“海鲜集市火锅”的种草笔记已经超过3万篇,“好吃不贵”和“食材新鲜”是高频词。
这类火锅以一人一锅、海鲜自选、按盘计费为核心,人均消费100元左右,还结合了集市和大排档的亲民元素,更具烟火气。从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到重庆、长春等内陆城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例如广州起家的粤陈记煲仔粥,近两年快速拓店,在广深地区已开15家门店,去年10月还将店开到了上海。福建的朱富贵火锅在福州、厦门等地开了18家门店,不少店开在非核心区域,面积上千平米,却常常排队,有门店日营业额高达40万元,甚至被称“一家店盘活一个倒闭商场”。
随着粤陈记、朱富贵出圈,还出现了一批“富贵系”品牌,部分品牌已开启连锁化进程。内陆地区也有相关门店陆续开业,如长春的粤客兴、粤粥记,重庆的淦淦海鲜集市火锅等。
这类火锅门店的SKU通常超100种,覆盖海鲜、肉类、丸类、小吃等品类。以粤陈记为例,有九节虾、罗氏虾等常见海鲜,也有鲜牛肉、毛肚等荤类食材,还有牛肉丸、手打虾滑等搭配,以及马蹄水、冰粉等饮品。为提升选餐效率,门店按品类划分区域,主打的海鲜、鲜牛肉等菜品,不少店设置鲜活海鲜池,让顾客能亲眼看到食材处理过程。同时,采用自取模式,顾客“边逛边拿、提篮选购”,既增强参与感与趣味性,又降低人力成本。
在就餐形式上,“一人一锅”拓宽了客群覆盖范围,增加单人用餐比例。以“餐盘计价”,通过不同餐具区分菜品价格,丰俭由人,整体人均消费集中在80至110元之间。如朱富贵火锅菜品价格5 - 22元,还有折扣优惠;粤陈记煲仔粥最便宜的甜品、素菜5元一盘,最贵的膏蟹和鲜牛肉28元一盘。
从选址和装修来看,很多海鲜集市火锅店选在热门商圈非核心地段,开大店聚客,面积常达上千平,设数百个餐位。装修采用低成本的“大排档风”,如不做吊顶,用复古海鲜主题海报装饰墙面,配置塑料桌椅,利用二手资源增添市井气息。部分品牌将店开进商场后,面积有所缩减。
然而,海鲜集市火锅赛道看似火爆,实则冷热不均。一些头部品牌凭借大店、稳定客流和高翻台率站稳市场,而部分中小型门店因运营能力不足陷入困境,甚至开业不到半年就闭店。海鲜集市火锅运营难度大,食材损耗控制是难题。自选模式对食材新鲜度要求高,客流下降时,鲜活食材易变质,损耗率上升,侵蚀利润。而且海鲜供应链不稳定,价格波动、供应周期性强,增加了运营复杂性和成本压力。
尽管面临挑战,但海鲜集市火锅以其平价、新鲜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这股热潮也倒逼高端火锅降价,一些高端海鲜馆推出平价自助区,老牌火锅店改造档口。同时,部分集市火锅品牌也在积极调整,如杭州刘富贵加装监控防浪费,粤陈记用养殖虾替代野生货。未来,海鲜集市火锅能走多远还不确定,但它确实为餐饮市场带来了新活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近日,河北网友家中发现白纹伊蚊引发关注。这种原本多在南方的蚊子正向北方扩散,它能传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专家指出气候变暖和积水增多是主因。提醒大家从生活···
2025-08-02
7月26日,山东航空新制服“青未了”亮相,女空乘可自选裤装或过膝裙,平底鞋取代高跟鞋。此前,多名网友建议空姐不再“服美役”,多家航司和铁路局也有相关举措。···
2025-08-02
近期全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局部逼近40℃。本文介绍科技助力户外劳动者防暑,如机器人上岗、配备智能降温装备等。还提及‘降温神器’热销、反季游乐升温,以及‘···
2025-08-02
近日,广西防城港一网友称会车时遭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且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引发关注。警方已介入调查,涉事网友表示一家安好。网传“亮证女”为公安领···
2025-08-02
近期多地发生约400公斤西瓜堆放坍塌事件。云南水果店老板因堆放不稳致西瓜摔坏赔钱;山东仓储点因堆放违规等致超2万元损失。这反映出生鲜物流‘最后一公里’及仓···
2025-08-02
最新资讯
河北惊现白纹伊蚊,北扩趋势拉响健康警报
山东航空新制服亮相,空姐告别“服美役”成新风尚
高温炙烤下的应对之策
广西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事件追踪:男子安好,调查进行中
多地400公斤西瓜坍塌事件:生鲜行业的警示
小小冰箱贴,撬动文创大市场
警惕!诈骗黑手伸向儿童电话手表
安徽14岁女孩暑假摆摊25天赚2000元,走红后竞争增多
三大外卖平台发声反内卷,抵制恶性竞争
7月“科学”流言榜:破除常见误区,守护生活真相